(網經社訊)近日,國內電商專業(yè)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接到用戶投訴北京大麥文化傳媒發(fā)展有限公司旗下大麥網”稱,因疫情原因向“大麥網”退票,只有客服機器人回復,并沒有人工受理。
8月2日,浙江省的胡女士向“電訴寶”反映稱她于2021年7月16日在大麥網購買了話劇票三張《開飯啦》,7月30號,北京已證實新冠病毒感染者兩例,浙江省也發(fā)布“非必要不出省”政策,單位辦公室一再勸我不出行。原本胡女士還猶豫,因為不去又很大損失,可正當胡女士猶豫不決時,攜程全額退還胡女士北京的團費、機票。于是,胡女士認為疫情看來很嚴重就果斷向大麥網退票,反復聯(lián)系,絲毫沒回應,胡女士稱,永遠是冰冷的機器人,電話也是沒有溝通成功,不給退,毫無回應。
(網經社注:圖為胡女士提供)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據了解,大麥網 (前身叫中國票務在線)是一個在線票務交易服務網站,大麥網以演唱會票務起家,是國內較大的覆蓋現場演出、體育賽事等領域的演出票務平臺,也是該領域最大的系統(tǒng)服務提供商。
根據“電訴寶”受理的服務電商領域用戶有效投訴顯示(依據投訴量排行),大麥網排名第三十二位。
此外,而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線上購買電影票、演唱會門票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多類型的票務平臺為人們提供便捷,免去了排隊的煩惱,但其背后據國內電商專業(yè)消費調解平臺“電訴寶”受理用戶維權案例顯示,還存在的付費“搶票”、任性加價、捆綁銷售、隨意取消訂單等諸多亂象,也著實令消費者頭疼。
【案例一】“大麥網”退款不到賬 客服推諉遲遲未答復
趙女士于2019年10月27日在大麥網微信小程序訂購音樂劇《貓》,演出時間為2020年7月4日。因疫情影響,演出延期,我于2020年12月申請退款并于2020年12月23日收到大麥網發(fā)送的退款申請通過系統(tǒng)審核,將于5個工作日內原路退回賬戶的短信。由于承諾時限內未收到退款,趙女士于2021年1月2日和1月6日兩次致電大麥網客服詢問進展,并詢問超過1年的微信訂單是否還提供退款原路返回的服務?1月2日,大麥客服第一次表示2個工作日內答復,但承諾時間內并未答復。1月6日,大麥客服第二次表示無法承諾時限,財務部門需要時間核實。目前退款申請通過后18個工作日內尚未收到退款,也無客服反饋進展。要求立即退款。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案例二】“大麥網”退款不予理會 霸王條款
李女士購買了大連市金三角劇場,7月30日晚19點30分開演的的爆笑喜劇《明朝合伙人》,但由于近期疫情爆發(fā),劇場所在甘井子區(qū)部分區(qū)域已經被定為中風險地區(qū),政府部門也提示市民不要聚集。并且當天臺風煙花過境,演出前后天氣預報都有大雨。李女士于30日當天數次通過電話、APP在線客服等途徑聯(lián)系大麥網,要求退款,但大麥網以未接到通知為由拒絕。李女士認為疫情和臺風的條件下,不給退票是不負責任和不和理的,請核實情況予以處理。
接到以上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315.100EC.CN)運行10年來,與全國近千家網絡消費平臺建立對接,影響1億+網絡消費平臺用戶,新系統(tǒng)實現一鍵投訴、24h在線、自助維權、同步直達、實時處理、進度查詢、評價體系、法律求助、大數據分析等諸多功能。目前,平臺“綠色通道”服務向廣大網絡消費平臺開放,平臺可自主申請入駐,實時受理、反饋和查詢用戶滿意度評價。為了更好地營造公開、透明、健康的網絡消費投訴環(huán)境,新增用戶投訴實時受理動態(tài)、月度平臺投訴量TOP10、熱點投訴地區(qū)、投訴榜(依據投訴量排行)等模塊,讓投訴過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