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疫情期間,線下商家想要快速開展線上生意,有個“靠山”絕對不能放過,那就是阿里經濟體。從事企業(yè)服務20年,阿里可以說是2B的“老油條”,深諳商家賺錢之道,真正了解商家的需求和難點。
目前,阿里經濟體已經覆蓋了零售、餐飲、旅游、影視文娛、金融、云計算等多個行業(yè),不同行業(yè)、不同功能逐步建立起阿里生態(tài)系統。也就是說,阿里經濟體擁有覆蓋多個行業(yè)的海量入口,無論是什么類別的商家,都可以在阿里經濟體內來“薅”一把流量。
不僅如此,阿里經濟體還為生態(tài)內的玩家提供“一條龍”服務,以零售業(yè)舉例,對商家而言,從批發(fā)(1688)——物流(菜鳥)——零售(淘寶、天貓、聚劃算),阿里擁有多個平臺及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尤其是中小商家,在阿里生態(tài)內能夠迅速找到貨源及客源。
可以說,無論是個體、品牌、大型企業(yè)都能夠在阿里生態(tài)中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相應的資源,因此能夠形成B2C、B2B、C2C等多種服務鏈條。比如1688網就是面向大中型企業(yè)的B2B平臺,而天貓則是專門針對大品牌,瞄準B2C服務,而在淘寶中,即便是個人,只要通過簡單的申請,也可以開展線上生意。
近幾年,阿里經濟體彼此之間也在逐步打通形成聯動效應,以經濟基礎設施為支點,串起整個經濟體,傾生態(tài)的力量為商家提供服務。以阿里云“繁星計劃”為例,商家參加“繁星計劃后”,只要以支付寶的開發(fā)框架,開發(fā)出支付寶小程序,便可同步到淘寶、高德、釘釘等多家阿里系企業(yè)的平臺中,相當于以一當百。不僅能夠快速上手,也能夠在生態(tài)內多個入口引流。
這其中,如支付寶、阿里云等商業(yè)、技術的基礎設施,是串起整個經濟體的原動力。阿里云作為整個阿里生態(tài)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為多個App提供數字化服務,在疫情期間,也為商家開發(fā)小程序提供了諸多扶持政策。
曉程序觀察(yinghoo-tech)將整個阿里的經濟體中,商家能夠自由入駐的平臺進行了梳理,尤其針對疫情期間受損嚴重的餐飲、旅游等行業(yè),對流量入口、營銷工具和多平臺的扶持政策都進行了梳理。
其中支付寶作為是當前最大的超級App之一,擁有較為獨立的生態(tài),我們有專門一部分內容來單獨講述,點擊閱讀。
(來源:曉程序觀察 文/十三l 編選:網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