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導語:1月5日下午,一條馬云的言論開始流傳:“30年以后,我們每年向社會輸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他們應該參與到社會的建設,他們到各個公司去”。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稱,“能把裁員拔高到這樣的高度,我服”,還有網友調侃稱這才是“說話的藝術”。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中臺事業(yè)群副總裁墻輝(花名玄難),“星環(huán)”團隊負責人兼業(yè)務中臺首席架構師虞振昕(花名毗盧)在近期一同離職,二人此前在阿里巴巴的職級分別為P11和P9。(詳見專題:http://www.qjkhjx.com/zt/dscy/)
阿里巴巴官博回應 稱這是馬云的未來暢想
阿里巴巴在1月5日作出回應,稱這是阿里巴巴二十周年時,馬云提及未來的一個暢想?;貞峒?,馬云自身也是從阿里參與到社會建設的10年以上“老員工”之一?;貞獜娬{稱,員工從來都是阿里巴巴最重要的“產品”,老員工在阿里很寶貴,“人才我們從來都不嫌多”。
阿里在回應的最后對馬云的講話被歪曲解讀感到意外,還附上了微博網友調侃的截圖。阿里稱,他們會繼續(xù)努力培養(yǎng)人才,完成馬云的目標。
網經社注:圖片采集自阿里巴巴微博
阿里巴巴微博回應
馬云回應網上熱議問題 稱員工在阿里是寶貝
1月7日,第五屆馬云鄉(xiāng)村教師頒獎典禮在三亞舉行。同時,馬云在“重回課堂”上對網上熱議的裁員問題做出了回應。
對于裁員行為,各家都有不同的說法,比如阿里巴巴對裁員的解釋是“要向社會輸出至少1000名10年以上的阿里人”。近日,馬云在鄉(xiāng)村教育發(fā)展年會系列活動“重回課堂”上又對該說法進行了回應。
馬云表示,在阿里的員工能熬到三年非常難,熬到十年的員工在阿里是寶貝,進阿里巴巴的時候25歲,35歲的時候這幫人已經很了不起了,把他們送出去是因為這批人經過阿里的嚴格訓練,對數字經濟、執(zhí)行力、管理文化理解,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馬云直言,這批人已經不是太關注自己的生存。
多家互聯(lián)網公司陷裁員風波 引發(fā)網上討論
網友對馬云言論做出這種解讀,其中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去年,多家互聯(lián)網公司深陷裁員風波。
2019年3月,滴滴因業(yè)務重組宣布裁員,由于補償較高,媒體稱“裁員裁出幸福感”。
同月,京東證實將淘汰10%副總裁級別及以上的高管。4月,劉強東因在郵件中用“性價比”衡量員工被媒體批評。
2019年11月,一名網易游戲的前員工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文,講述自己因病被裁的經歷,控訴被裁期間的遭遇,網易因此被指冷血、不近人情。此前,網易將春節(jié)后的裁員定性為“結構性優(yōu)化”。
在人口紅利即將消失、資本撤退以及監(jiān)管趨嚴等因素下,許多企業(yè)面臨倒閉的風險,即使是BAT等大公司,也需要開源節(jié)流熬過寒冬。由此引發(fā)輿論焦慮。有媒體呼吁,在發(fā)展逐漸陷入停滯之時,公司應該保持高速發(fā)展期的員工關懷,而不是資本的無情。(文/森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