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高潮潮喷出白浆视频,欧美村妇激情内射,日本少妇被爽到高潮无码,CHINESE猛男自慰GV

當前位置:100EC>物流科技>研報:華創(chuàng)證券:復盤通達系:拼多多的占比提升,為行業(yè)帶來兩大變化
研報:華創(chuàng)證券:復盤通達系:拼多多的占比提升,為行業(yè)帶來兩大變化
發(fā)布時間:2019年02月13日 09:37:06

(網經社訊)目前,通達系整體已構成一定程度護城河,價格競爭良性循環(huán)路徑已具備基礎。但是,通達系之間的競爭是否會加劇?價格競爭的邊界又在哪里?                   

一、基于兩大邊際重要變化,我們對通達系快遞態(tài)度更為積極

(一)現(xiàn)階段下,電商快遞驅動核心仍是“以量為先”

我們認為,當前階段下,電商快遞的驅動核心仍是“以量為先”,性價比是電商快遞的核心競爭力,在此基礎上,電商快遞企業(yè)的量價循環(huán):降價→業(yè)務量增加→單位成本下降→降低價格。

這樣的循環(huán)走良性(單票價格下降與成本下降幅度相匹配,即單位毛利率水平不受明顯影響)有兩個前提:其一是行業(yè)本身增量可觀,其二是沒有競爭者采取價格殺手式的低價競爭策略。(此前市場擔憂在于行業(yè)業(yè)務量增速放緩+價格競爭加劇,尤其2018年6月-11月市場的預期達到悲觀狀態(tài))

2018年12月中旬我們發(fā)布《護城河系列報告之復盤通達系快遞》中,明確表達對電商快遞更為積極的態(tài)度。

正是基于我們認為行業(yè)的兩大邊際變化:

其一從需求端,我們認為拼多多等新型電商平臺依舊被低估,而其對行業(yè)的貢獻占比越來越高,(2018年產生件量111億件,占比22%,我們測算Q4占比已達27%),拼多多等的快速增長使得行業(yè)增速可維持在20-25%的景氣區(qū)間。

其二從競爭格局上,我們認為百世為代表的低價競爭策略的后來者因規(guī)模優(yōu)勢難以充分再現(xiàn),未來也難有新公司出現(xiàn),新進入者的威脅降低,通達系作為整體已經構筑了一定程度的成本優(yōu)勢護城河。而這兩點的邊際重要變化,直指上述量價循環(huán)的關鍵前提。

(二)兩大邊際變化推動我們對電商快遞態(tài)度更為積極

1.邊際重要變化一:拼多多等新型電商平臺貢獻行業(yè)新增量

交運護城河策略框架:需求潛力定行業(yè),護城河要素選公司。前述報告中,我們認為快遞行業(yè)需求潛力來自:網民數量增長*網購滲透率提升*購買頻次增加*網購品類拓展,尤其拼多多等新型電商平臺的出現(xiàn)挖掘了行業(yè)被忽視的需求,換言之意味著行業(yè)需求仍具備十足潛力,同時也將孕育巨頭誕生。

1.png

拼多多的高增長:2018年平臺GMV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活躍買家數達到4.19 億,同比71%。

對快遞單量貢獻:2017年拼多多客單價約32.8元,產生訂單量約43億件,占行業(yè)比重的11%(行業(yè)401億件),2018年產生訂單件量111億件,占行業(yè)比重的21.9%(行業(yè)507億件),平均客單價提升至42.5元.

我們測算,2018Q1客單價已提至38.9元,單量占行業(yè)比重為17%,假設Q3客單價40元,則產生單量占行業(yè)24%,Q4達到了43.8億件,占比27.4%,是行業(yè)非常重要的增量貢獻。

拼多多的潛力:測算2018年拼多多單用戶貢獻1127元,同比增長102%,但距離京東(5130元)及阿里(8854元)還有極大的空間,同時拼多多目前與其他平臺的用戶重合比例還較低。

拼多多的占比提升,為行業(yè)帶來兩大變化:

一是由于占比不斷提升,其增速超越傳統(tǒng)阿里系等,快遞行業(yè)業(yè)務量增速得到支撐,尤其我們認為在19年上半年,特別一季度尤為明顯;

其二在于拼多多平臺產品以日用品為主,輕量化會使得行業(yè)終端價格呈現(xiàn)下降(快遞收費是首重+續(xù)重模式),但終端價格下降并不意味著價格戰(zhàn)加劇(18年11月有明顯的行業(yè)與公司單票收入背離的現(xiàn)象,行業(yè)單票價格跌幅擴大而上市公司收窄,即有相當因素為拼多多占比提升帶來)。

2.png

2.邊際重要變化二:“新”進入者威脅降低

百世快遞是這兩年最典型的價格挑戰(zhàn)者,然而觀察17-18年的表現(xiàn),我們認為百世“低價”模式面臨壓力,而市場也難出現(xiàn)第二個“百世”。前文所述,成本優(yōu)勢面臨最大的風險在于低價競爭。(我們認為每一種護城河都有自身會面臨的風險,而價格殺手是成本優(yōu)勢最大的敵人,即市場出現(xiàn)不計成本低價競爭時,在某一階段亦會使得領先者出現(xiàn)困難。)

百世17Q3以來增速的下降已經表明該策略將不復有效,同時一級市場對“新”快遞的熱情淡化也難以出現(xiàn)第二個百世模式。(百世的擴張來自于低價競爭,一方面定價低于自身成本,另一方面定價甚至低于通達系快遞的成本價。)

2014-2017年,百世快速增長背后的低價競爭策略:

自身虧損參與競爭:2014-2016年,百世單票收入低于單票成本;上市之后定價才略高于成本。

貼近同行成本的定價策略:我們測算扣除派費后的可比收入與成本,發(fā)現(xiàn)2014-2016年,百世單票收入接近甚至低于同行可比單票成本。如2016年我們測算百世單票收入1.02元,而通達系中單票成本最低的中通成本亦有1.32元,即便2017年其定價亦低于圓通與申通。

3.png

業(yè)務量快速增長:2014-17年,業(yè)務量復合增速高達50%,2017年增速74%,市場份額從14年的5.3%提升至17年的9.4%,甚至于18Q3達到10.1%,超越了申通成為行業(yè)第四。

4.png

17Q3-18Q3,百世業(yè)務量增速開始放緩,尤其到18Q3公司業(yè)務量增速僅為36%,低于韻達。我們分析,公司業(yè)務量放緩,主要有以下原因:

原因1:公司上市后有盈利壓力,低價策略或難持續(xù)。

原因2:業(yè)務量急速擴張下未帶來規(guī)模優(yōu)勢,2018Q1百世份額超越申通,仍為虧損,且公司單票成本相比較通達系仍然屬于偏高狀態(tài)。

原因3:公司低價優(yōu)勢不再明顯:近年來通達系降本增效過程中,行業(yè)價格處于下行狀態(tài),百世可比單票收入與同行的差距在縮小,低價優(yōu)勢不明顯后,件量增速放緩。

5.png

此外,一級市場對快遞行業(yè)的融資熱度也趨于下降。根據公開報道,我們觀察到安能物流、全峰快遞、快捷快遞、國通物流、遠成物流等中小型快遞,2018年至今均未再融資事件消息。未來預計難以有新低價競爭者出現(xiàn)。

6.png            

二、“價格戰(zhàn)”的邊界在何處?

上文我們回顧此前觀點:即通達系快遞已經構筑了一定程度的成本優(yōu)勢護城河,在行業(yè)有增量,競爭有優(yōu)化的情形下,通達系快遞會走向良性循環(huán)。

但市場仍會擔心第二個問題:即通達系之間的競爭是否會加???又將走向何處?本章節(jié)我們從加盟制快遞鏈條上不同主體(加盟商、總部、一二線)來探討價格戰(zhàn)的邊界在何處。

(一)加盟商:既無降價動力,也缺乏降價能力

1.規(guī)模加盟商降價獲量的動力不強

加盟商的理想路徑:業(yè)務量提升→收入增長→成本增幅低于收入→毛利上漲。即:希望業(yè)務量增長帶來毛利增長,但需要有產能來承接業(yè)務量的提升,一旦業(yè)務量規(guī)模上臺階,超過此前預留產能,則新增業(yè)務量帶來的毛利水平較低,加盟商不具備要量的動力;另一方面遇到瓶頸,加盟商會面臨產能擴張需求,但盈利能力整體處于較低水平,也會導致加盟商的資本開支意愿不強,由此規(guī)模加盟商的降價獲量的動力并不強。

2.加盟商缺乏降價能力

2018年行業(yè)單票收入11.9元,其中同城8元,異地8.1元,國際/港澳臺52.7元,我們預計電商快遞終端價格介于3-5元。

我們對江浙滬加盟商的草根調研,我們模擬通達系加盟制快遞鏈條的收入分布模型:假設客戶支付電商件終端均價3.5元(江浙滬日均單量1000件以上的電商賣家,1公斤以內發(fā)往全國非偏遠地區(qū)支付的價格),

總部:獲取1.05元(30%),包括入網0.75元以及轉運0.3元

加盟商:攬件加盟商0.5元(14%);派件加盟商0.35元(10%)

快遞員:攬件快遞員0.2元(6%);派件快遞員1元(29%)

此外,還有0.3元的平衡派費項以及0.1元的預留罰款。以攬件加盟商為例,在扣除總部收費與自身成本后,單票毛利約0.3元,相對于3.5的終端價格而言,相當于毛利率約8.6%,若終端價降幅超過10%,則加盟商毛利將出現(xiàn)虧損,因此加盟商對價格的下降不具備很強的支撐力,換而言之加盟商缺乏降價能力。

7.png

(二)總部:單票毛利是總部價格的重要約束因素

在加盟商缺乏降價能力與降價動力情況下,如若行業(yè)發(fā)生“價格戰(zhàn)”,理論上將會由總部更多承擔主要降幅,因此降價幅度的最大約束則來自總部的單票毛利。

以2018年上半年的單票毛利來看,中通0.73元居首,申通0.61、韻達0.53、圓通0.39元,百世單票毛利回升至0.12元。

2017年開始百世的毛利水平由負轉正(凈利依舊虧損),一定程度反映其對盈利的壓力,因此0.12元的單票水平應成為降幅的約束,而通達系之間的競爭會以圓通0.39元作為極限,與加盟商最大可承受的力度已經接近。

8.png9.png

(三)價格戰(zhàn)的邊界:二線快遞總部毛利,一線快遞以及加盟商最大的承受范圍

隨著執(zhí)行低價競爭策略的選手逐步消退,行業(yè)回歸商業(yè)本質,各快遞公司的單票收入降幅均不會超過自身的單票毛利水平。

當前二線快遞公司正面臨盈利壓力與融資壓力,快遞行業(yè)的成本改善依托于業(yè)務量,一線龍頭的增速超越行業(yè)一個臺階,也意味著二線快遞的增速弱于龍頭,成本改善速度也將慢于一線快遞,這種情況下,二線快遞則采取提價減虧策略的可能性較大。若如此,則會導致業(yè)務量增速下降,份額進一步向一線快遞集中。

反過來看,因一線快遞的單票毛利仍支撐價格下調,一旦一線快遞的價格降幅大于二線快遞的單票毛利、二線快遞則更難跟進,由此一線快遞又可以獲取可觀份額增長。但在消化這部分份額之前,一線快遞繼續(xù)降價的必要性不明顯。

考慮快遞公司本身具備繼續(xù)降低成本的能力,我們認為良性的循環(huán)下,快遞公司單票收入降低的幅度會與成本下降相匹配,但從悲觀的假設情境出發(fā),即不考慮成本的改善,則價格戰(zhàn)的邊界為:

1)二線快遞單票毛利構成一個界限,即0.12元(以百世為代表)。

2)一線快遞單票毛利與加盟商可承受的最大約束,即接近于圓通的單票毛利0.39元。因此我們認為價格戰(zhàn)的界限會介于0.12-0.39元之間。                     

三、通達系的空間探討

(一)通達系市占率的變遷:16年后見底回升,18年加速上行

在《復盤通達系快遞》報告中,我們提出:看過往,城頭變幻大王旗。2014年之前申通十年王者,2015年圓通取而代之,2016-18年的中通三連冠,同時18年韻達從通達系小弟追至榜眼,百世超越了申通。

申通:率先成網,網絡優(yōu)勢構筑十年王者。

需求高增長下,加盟制低成本快速擴張是最優(yōu)選擇。申通領先的十年是民營快遞從無到有,電商崛起的紅利十年,需求的超高增長,快遞公司所做的就是不斷擴大網點。網絡之辯:快遞網絡不具備排他性,網絡不構成電商快遞的強護城河,在后續(xù)資本密集推動行業(yè)發(fā)展時,優(yōu)勢逐步消退。

圓通:規(guī)模效應降低成本,電商最火時代的受益者。

2005年圓通率先綁定淘寶系,以低價-巨大單量-規(guī)模經濟-成本降低-低價獲取單量的良性循環(huán),在2015年超越申通位居第一。規(guī)模優(yōu)勢之辯:體量足夠大之后,邊際效應會遞減,而不以成本優(yōu)化為驅動帶來的價格下降,會有損全網穩(wěn)定性。

中通:精細化管理推動降本增效下的領軍者。

資本開支領先同行2-3年換來2016年依據登頂,獲得三連冠。可比口徑下,中通單票成本1.09元,韻達為1.21元次之,中通領先韻達10%,領先其他公司超30%;由于成本控制得當,使得加盟商微利時代,公司對平衡全網利益更游刃有余。同理,緊跟中通降成本的韻達也在2018年升至第二。

截止2018年12月,韻達市占率13.8%,圓通13.1%,申通10.1%,中通僅披露截止Q3數據為16.6%,我們預計中通2018年全年市占率達到16.8%左右。

10.png

此前報告我們提出觀點將通達系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我們觀察CR8與三通一達市占率的變化,會發(fā)現(xiàn):2013-2018年,CR8從80%先降至16年的76.7%,而后升至18年的81.2%,通達系整體市占率則由54.2%降至16年的49.3%,而后升至56%,兩者的趨勢相同,而16年開始出現(xiàn)集中度提升的拐點,一個重要因素是通達系在16年紛紛登陸資本市場,最晚的中通在2016年10月上市。

這輪提升中,通達系較低點提升6.7個百分點,而CR8提升4.5個百分點,通達系的提升超越CR8。進一步去比較,我們以披露月度數據的圓通、申通與韻達來看,二通一達市占率的低點在2017年的34.2%,但到18年底已經提升至39.5%,一年之內提升了5.3個百分點,遠超CR8提升的2.5%,同時我們觀察到在18年下半年開始明顯提速,半年提升了3.89個百分點,而CR8在下半年下降了0.3。

這其中有申通在直營化提速后帶來的改善,也有拼多多占比越來越高對通達系的增量貢獻,同時也意味著通達系之外公司的件量增速放緩,包括前文提及的百世,以及商務件市場受經濟影響后對順豐業(yè)務量的影響。因此,我們認為將通達系作為整體來觀察的意義也會越來越強。

11.png

(二)通達系空間探討

1.通達系業(yè)務量的預測:預計2021年占比可由當前的56%提升至67%。

2018年快遞行業(yè)507億件,收入6038億元,單票價格11.91元,我們預計商務件占比約 14%,(類)電商件占比86%,則(類)電商件業(yè)務量436億件,通達系市占率56%,為284億件,假設2019-2021年行業(yè)增速分別為22%、21%、20%,同時假設商務件增速分別為8%、9%及 10%,則電商件增速為24.3%、22.7%及 21.3%,同時我們預計通達系整體增速較行業(yè)分別高出10、7及5個百分點,則2019-2021年行業(yè)件量分別為619、748及898億件,通達系業(yè)務量分別為375、480及600億件,占行業(yè)比重則分別為60.6%、64.1%及66.8%。

12.png

2.通達系價格水平的預測:預計未來數年單票價格的終極降幅在3.5-11.5%之間

2018年快遞行業(yè)終端單票價格11.91億元,其中國內件(同城及異地)為8.09元,商務件約22元左右,我們測算國內電商件終端價格在5.5-6元區(qū)間。

我們以包含派費的口徑來測算,預計通達系含派費單票收入約3.4元,此前我們假設行業(yè)價格戰(zhàn)的邊界會在0.12-0.39之間,即百世為代表的二線快遞單票毛利至圓通可承接的最大毛利變動,相當于終端價格降低3.5%-11.5%(不考慮成本端的變化)。

3.通達系市值的區(qū)間預測

假設三年后行業(yè)單票價格降低到該水平,則介于3-3.28元之間,我們做分類假設,分別降幅0、3.5%及11.5%,2021年通達系整體收入將分別為2039、1967及1804億元,考慮凈利率水平在10%左右,即FDX Ground業(yè)務類似,利潤分別為204、197及180億元。(因口徑不同,18Q3中通、韻達、申通、圓通凈利率水平分別為26%、21%、15%及6.8%,平均17%,因我們的測算在收入端將派費還原,更接近于申通與圓通的綜合水平,10%考慮較現(xiàn)在水平有所下降)

給與行業(yè)20倍PE,則通達系市值水平應于3609、3935及4078億,當前市值2098億元,較當前72%、88%及94%,相當于年均24-31%的空間。給與行業(yè)18倍PE,則通達系較當前55-75%的空間,相當于年均18%-25%的漲幅。

13.png

注:上市以來,以A股打開連續(xù)漲停首日計,美股當天收盤市值計作為首日,通達系首日合計市值達到2511億元,中通上市當天(即通達系均上市)計,合計市值2863億元,當時市值占比,圓通33%、中通29%、韻達與申通分別19%。

最高市值為2016年11月3日的3015億,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占比分別為26%、35%、20%及19%。

最低市值為2018年12月10日的1888億,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占比分別為45%、26%、15%及14%。截止2019年1月31日,合計市值2098億,中通占比43%,韻達占比27%,圓通16%,申通14%。

14.png15.png

附:一線快遞成本還具備改善空間

我們認為快遞公司的價格競爭會走向良性循環(huán),即單票收入的下降與成本下降相匹配,而由于一線快遞業(yè)務量的增速快于其他,因此一線快遞成本改善幅度也更有優(yōu)勢。

可比口徑下,截止18H1,中通單票成本1.09元,韻達為1.21元次之,中通領先韻達10%,領先其他公司超30%;由于成本控制得當,使得公司對平衡全網利益更游刃有余。

細拆各項成本看,由于面單成本趨近于0,關鍵在中轉與運輸成本。其中中通中轉成本領先第二名的韻達10%,運輸成本則領先第二名的圓通達21%。

16.png

申通:

從成本拆分看,2018年H1公司單票可比成本1.82元,比通達系龍頭中通高0.73元左右,改善空間較大,從運輸和中轉成本拆分看,中轉高出0.43,運輸高出0.3元,預計公司 2019年H1全年單票可比成本可下降至1.55元(下降0.27元,降幅15%)。(備注:為了保證可比性,申通 2018年Q3成本、2019年成本還原了轉運口徑)

韻達:

韻達與中通的成本差異主要為運輸成本差異。2017年,公司單票運輸成本為0.94元,高于中通0.17元,我們測算2018年H1該成本降至0.82元,與中通仍有0.16元差距。我們判斷該成本差距有望縮小。

一方面,我們預計公路外包成本將下降,因此運輸成本中外包占比高的公司受益將更明顯,根據2018中報韻達披露的應付運費余額,我們分別假設了平均4-6月賬期,總運輸成本假設為25.89億元,則外包占比分別為43%-65%,平均值高于中通同期值。

另一方面,旺季運輸成本改善將更明顯。由于快遞行業(yè)業(yè)務量季節(jié)性波動大,旺季產能中固定部分增加受到約束,否則在來年淡季容易虧損,導致旺季外包比例高于淡季。預計韻達 2018年Q4單票運輸成本改善較前三季度更為明顯,該趨勢有望延續(xù)至2019年上半年。預計公司2019年H1單票可比成本可下降至0.99元(下降0.22元,18%)。

圓通:

從成本拆分看,2018年H1公司單票可比成本比中通高0.7元左右,改善空間較大,從運輸和中轉成本拆分看,預計公司2019年H1單票可比成本可下降至1.40元(下降0.38元,21%,與單票收入下降幅度基本相同)。(備注:為了保證可比性,圓通2018年Q3成本2019年成本還原了網點中轉費口徑)

17.png


上述測算中,我們認為到2021年中通、韻達、申通、圓通較18H1單票成本可分別下降 0.13、0.22、0.28及0.38元,幅度分別為12%、18%、15%及21%,其中圓通0.38元的成本下降與其當前可承受的單票收入下降幅度基本相同,因此在良性循環(huán)中,一線快遞的單票下行或并不導致單票毛利的明顯波動。(來源:華創(chuàng)證券 文/吳一凡 劉陽;編選: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浙江網經社信息科技公司擁有18年歷史,作為中國領先的數字經濟新媒體、服務商,提供“媒體+智庫”、“會員+孵化”服務;(1)面向電商平臺、頭部服務商等PR條線提供媒體傳播服務;(2)面向各類企事業(yè)單位、政府部門、培訓機構、電商平臺等提供智庫服務;(3)面向各類電商渠道方、品牌方、商家、供應鏈公司等提供“千電萬商”生態(tài)圈服務;(4)面向各類初創(chuàng)公司提供創(chuàng)業(yè)孵化器服務。

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數據庫(DATA.100EC.CN,免費注冊體驗全庫)基于電商行業(yè)18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數據,150+獨角獸、200+千里馬公司數據,4000+起投融資數據以及10萬+互聯(lián)網APP數據,全面覆蓋“頭部+腰部+長尾”電商,旨在通過數據可視化形式幫助了解電商行業(yè),挖掘行業(yè)市場潛力,助力企業(yè)決策,做電商人研究、決策的“好參謀”。

【投訴曝光】 更多>

【版權聲明】秉承互聯(lián)網開放、包容的精神,網經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chuàng)內容,但要嚴格注明來源網經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fā)現(xiàn)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lián)系方式等,發(fā)郵件至NEWS@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平臺名稱
        平臺回復率
        回復時效性
        用戶滿意度
        微信公眾號
        微信二維碼 打開微信“掃一掃”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維碼 打開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