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近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中國質量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線上與線下產品的質量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一些商家專門針對線上銷售,提供'電商專供'產品,這些產品在外觀上可能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差異不大,但是在一些重要的配置、功能、質量、材料,甚至是售后服務方面都存在差異?!?/span>
以下為報道原文全文《部分電商產品被指“差別定制”線上線下存質量差異》:
6.18電商年中大促“硝煙”散盡,在一些消費者為淘到“便宜”而慶幸的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體會到了什么叫“一分價錢一分貨”。
消費者張萍是位新手媽媽,趁著這次打折促銷,給寶寶買了一箱好奇(鉑金裝)紙尿褲,相比線下76片裝145元的價格,線上96片裝98元著實優(yōu)惠了不少。但到貨之后,張萍發(fā)現(xiàn),無論手感還是透氣度,線上產品都與線下有差距。
在與“好奇”客服及投訴部門反復溝通中,對方始終表示,該電商為授權商家,且線上線下產品出于同一生產線。至于為何會不同,則“可能是批次問題”。
盡管商家并不承認線上線下產品存在不同,但張萍的感受并非個案,記者在該網店的消費評論區(qū)看到了8000多條差評,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在反映線上與線下產品存在質量差異。
一直以來,電商都有一個“價格屬性”,被消費者視作是“同樣的東西,更便宜的價格”。而事實上,線上線下產品之間仍然存在各種鴻溝。
據2017年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公布的《部分商品線上線下質量、價格調查報告》顯示,線下樣品與線上樣品價格差越大,線上樣品越容易出現(xiàn)質量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指出,多數商品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但仍然有個別商品線上線下不同質的情況,線下商品質量一般好于線上商品質量,反映出個別企業(yè)針對線上線下存在質量上的雙重標準。
浙江寧波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和寧波市消保委的一項對比檢測也“印證”了這一結論,它們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渠道,購買了40組對比樣品,結果發(fā)現(xiàn),網購電磁爐比線下款少了一些電器元件。雖然檢測部門表示這樣的“減元件”,符合國家強制標準,使用性能也不存在差異,但給消費者的感受卻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線上與線下產品的質量差異是普遍存在的。”網經社主任曹磊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一些商家專門針對線上銷售,提供“電商專供”產品,這些產品在外觀上可能與實體店銷售的產品差異不大,但是在一些重要的配置、功能、質量、材料,甚至是售后服務方面都存在差異。
網經社法律權益部分析師姚建芳也指出,部分線上產品存在“差別定制”現(xiàn)象,盡管其可能經過授權銷售,并符合相應的國家標準,但質量與線下同款確實存在一定差距?!氨热绮徒砑?,它的厚度、材質和熒光粉含量,都可能存在差距?!币ǚ颊f,這種現(xiàn)象一般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紙巾等品類較為普遍。
對于“質量縮水”的“差別定制”,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如果商家按照“雙重標準”生產并為線上和線下渠道提供商品,利用信息不對稱,虛假廣告等營造“同款不同價”錯覺,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則涉嫌欺詐。
“實體店有租金成本壓力,線上也同樣有營銷成本壓力,而且還面臨來自全國的競爭壓力?!币ǚ急硎荆€上與線下的成本差距雖然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大,但很多線上商品的低價確實是以質量的“縮水”為代價的。
除了在配置和材質上“做手腳”,商家還在線上與線下產品之間“設置”了另一道“屏障”。
6月13日,記者來到蘇寧易購(北京亞運村店)想要了解線上與線下同款家電的質量情況,卻被2層廚電區(qū)的銷售人員告知,“我們很少做線上的商品”。
記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大型家電,在線下都很難找到與電商平臺相對應的型號,無論是價格還是性能都無從參照。
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大型家電領域,線上與線下一直采用“差別供貨”的形式。“網上賣的型號線下都沒有,就是要區(qū)別線上和線下。而且,廠家也有明確規(guī)定,專供款不允許在正價的實體店銷售?!鄙鲜鋈耸空f。
而無論是“差別定制”,還是在型號上“做手腳”,在姚建芳看來,都是商家的營銷策略,目的是避免線上線下兩個渠道的利潤互搏。
“線上消費者受價格波動的影響比較明顯。”姚建芳指出,廠家為電商渠道單獨定制“專供機型”,尤其是在電商促銷期間,方便“打價格戰(zhàn)”吸引用戶。但“專供機型”一旦成為廠家偷工減料的“潛規(guī)則”,最終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吃大虧的還是商家自己。
劉俊海表示,無論是出于何種原因,線上與線下產品都不應該存在質量差異。市場監(jiān)管部門應加強監(jiān)管力量,創(chuàng)新監(jiān)管方式,延長監(jiān)管鏈條,不僅要治理電商上的假貨,也要揭穿電商定制版的把戲,從需求側和供給側兩端同時發(fā)力,維護市場公信力。(來源:中國質量報 文/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