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此前,有媒體報道天津師大西門附近小吃街部分外賣餐館,存在衛(wèi)生不達標、經營資質不符等問題,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對此,“餓了么”采取措施進行了整改。據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接到的用戶投訴維權案例統(tǒng)計,“餓了么”外賣衛(wèi)生問題頻發(fā),用戶投訴不斷。
1月13日,《今晚報》官方微信發(fā)布的《外賣亂象,讓食客擔憂》一文,報道天津師大西門附近小吃街部分餐館、萬德莊大街南開二馬路部分外賣餐館、無錫道大樓院內平房外賣餐館,存在著衛(wèi)生不達標、經營資質不符等問題,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
“餓了么”回復:
經核查,報道中涉及的餐館是利用平臺早期審核機制漏洞上線的,他們已下線涉事餐館,同時在平臺上開展自查自糾,進一步清查存量商家中的違規(guī)餐館。
在平臺商家準入方面,他們成立了專門的食品安全部門嚴審商戶資質,推出三重審核、政企信息互通、一鍵舉報等舉措。平臺還在加大與第三方機構的合作,邀請專業(yè)人士組建食品安全管理團隊,對餐廳衛(wèi)生環(huán)境進行審核。他們將繼續(xù)加大監(jiān)管審核排查的力度,同時完善內部監(jiān)督,杜絕類似問題再次發(fā)生。(來源:《今晚報》文/劉波李巖)
另據國內知名第三方電商投訴平臺——“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微信公眾號:DSWQ315)接到的用戶投訴維權案例統(tǒng)計,“餓了么”外賣安全問題屢遭投訴。以下為部分典型案例:
案例一:食用外賣后出現不適 “餓了么”拒不承認
此前,曾女士在餓了么媽咪哄健康精品外面專家店鋪點了菜和湯,該訂單下單一小時后送達,訂單號為10150694806758815879。
由于飯菜量少且不新鮮,食用幾口后便丟棄。下午三點開始腹瀉,晚間加重,因就醫(yī)不便且周圍的人和自己均是醫(yī)生便予以緊急處理。次日反映給餓了么平臺,平臺多日不作為,且要求出示21日醫(yī)院就診及檢查證明,我與她說明情況后,客服表示證據不足不能予以處理。我的癥狀和購買的藥品均不能作為證據。據我了解,媽咪哄外賣店24日截止有84人反映食品不新鮮不衛(wèi)生,客服卻以當日無人出現急性胃腸炎為由,拒絕承認食品問題。
案例二:“餓了么”菜品缺失商家態(tài)度差
劉女士于10月17日在餓了么訂餐,訂單號為3014121746157807633。
收到餐后,在進餐過程中,發(fā)現餐盒并沒有達到衛(wèi)生標準(餐盒口有黑色異物),并且餐有放亂和菜品缺失的情況。
致電該商戶后,商戶開始決絕承認錯誤,態(tài)度有問題,后承認有些所選菜品沒有放,只是一昧的說是自己的錯誤,態(tài)度有問題,并沒有合理的解決辦法。致電餓了么客服后,得到的答案是對商家無處置辦法。
案例三:“餓了么”訂單被無故取消平臺商家不予處理
薛女士于12月31日晚19點在餓了么下單,訂單號為1215657306333254692。
預計送達時間19:58,到了20:10也沒有收到訂單,突然在20:15分收到短信告知訂單已經取消!中間并沒有和我協(xié)商也未提前告知,打餓了么客服,稱是騎手的問題,騎手的問題難道與他們平臺沒有關系嗎?我很明確的告知客服,我目的不是要投訴,而是要解決問題,對方稱給我盡快解決,結果到20:30左右還沒有接到任何處理結果。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但截至發(fā)稿前,我們尚未收到來自被投訴平臺的任何有關處理回復。
為了剖析“餓了么”熱門投訴,網經社制作獨家專題《“餓了么”投訴量領跑外賣O2O:配送時效低、服務態(tài)度差引眾怒》。(鏈接:www.qjkhjx.com/zt/elem/)(文/向日葵)。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