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摘要: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黑五”“雙11”“618”已經成為國內的三大網購節(jié)。但在這三個人造節(jié)日的背后則暗流涌動,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蘇寧等電商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爭奪消費者眼球和流量。
以下為該報道原文全文:《黑五、雙11與618成中國三大網購節(jié)誰是你最愛的電商?快來投票》
隨著各大電商火熱的“黑五”促銷活動逐漸落幕,12月5日,網經社發(fā)布的《2017年跨境進口電商“黑五”綜合報告》顯示,本次“黑五”大促的平臺戰(zhàn)績遠超預期。
網經社主任曹磊認為“黑五”“雙11”“618”已經成為國內的三大網購節(jié)。但在這三個人造節(jié)日的背后則暗流涌動,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蘇寧等電商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爭奪消費者眼球和流量。
那么哪家電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了更多消費者的喜愛呢?12月5日起,由封面新聞主辦的“新科技·新力量”2017互聯(lián)網年度榜單投票通道已經向社會大眾開放,你最愛哪個購物節(jié),就快去投票支持吧。
“黑五”成為第三個電商節(jié)日
“黑色星期五”是起源于美國的購物節(jié)。自2014年“黑色星期五”被跨境電商平臺首次引進中國后,其表現(xiàn)一年優(yōu)于一年,目前已逐漸成為中國消費者購買海外商品的一個促銷節(jié)日。
今年,各家平臺也是取得不錯的成績。網易考拉黑五當天銷售額達去年5.5倍;天貓國際同比增長2倍;亞馬遜海外購較雙11基礎上增長2倍,洋碼頭“黑五”當日交易額達去年6倍……
《2017年跨境進口電商“黑五”綜合報告》指出,各平臺成績良好首先是得益于利好的政策。“黑五”之前,監(jiān)管部門發(fā)布了多個政策,顯然這些政策很好地促進了今年跨境電商的發(fā)展。
此外,報告還認為,“黑五”期間,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在消費金融、物流服務、品質保障、售后服務等方面的升級改造,也讓用戶買得更開心了。
而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升級速度正在加速,遠遠高于供給側的能力,跨境進口電商恰好滿足了中國消費者這部分升級需求。
國外品牌商認識到中國市場的潛力,紛紛與國內的跨境進口電商平臺進行合作,將自己品牌的產品帶進中國市場,甚至還為中國消費者定制產品。
網經社主任曹磊認為本次“黑五”大促的平臺戰(zhàn)績遠超預期,“黑五”“雙11”“618”已經成為國內的三大網購節(jié)。
電商造節(jié)背后的流量爭奪戰(zhàn)
本來只是歐美國家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節(jié),卻在國內跨境電商行業(yè)的集體推動下,“黑色星期五”近年來也逐漸成為繼“雙11”后電商行業(yè)的又一促銷盛事。專家表示,“黑色星期五”網購熱潮的背后,傳遞出當前國內消費升級趨勢和“新消費”興起的信號。
消費者買得開心只是中國電商競爭的結果,在“黑五”“雙11”“618”三個人造節(jié)日的背后則暗流涌動。艾瑞咨詢發(fā)布的電商報告顯示,從2012年到2016年,中國網購市場交易規(guī)模增長率從51.3%逐年降到了23.9%,預計到2019年將降到13.1%。在這樣的背景下,阿里巴巴、京東、亞馬遜、網易考拉、蘇寧等電商通過造節(jié)的方式爭奪消費者眼球和挖掘更多流量。
艾瑞分析認為,網絡購物行業(yè)發(fā)展日益成熟,電商企業(yè)除了繼續(xù)不斷擴充品類、優(yōu)化物流及售后服務外,也在積極發(fā)展跨境網購、下沉渠道、拓展國際市場。(來源:《華西都市報》文/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