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摘要: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IT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的跨境網購主要有三種物流方式:平臺類跨境進口電商唯品會、蘇寧海外購、蜜芽、洋碼頭等平臺一般采用海外直郵模式,該模式在海外發(fā)貨通過一次性快遞配送到位,商品正品率高但配送速度稍慢;平臺加自營類的跨境電商,如網易考拉海購、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國美海外購,大部分采用保稅進口模式,提前備貨至國內保稅倉,配送速度快;針對海外賣家的C2C電商平臺,一般采用海外拼郵模式,多位不同買家的商品在海外使用同一包裹發(fā)貨,到境內后再分拆包裹發(fā)貨,這樣的模式運費雖然低,但物流時間長,商品經過分拆可能面臨商品被調包、破損等問題,安全性不高。
“雖然黑五各大平臺都打出洋貨、折扣、潮流、囤貨、血拼等口號,但還是要注意消費陷阱,比如逃不出漲價后降價的怪圈,今年黑五相較往年有些冷淡,可能是雙11剛過去的緣故,接下來還有圣誕季促銷,消費者已經麻木了,購買力透支,”曹磊說。
“初步判斷,政策還是會維持穩(wěn)定性,后續(xù)預期還會有政策跟進,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目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下一步有望擴大中西部地區(qū)的試點。”
以下為該報道原文全文:《黑五來了,上百家跨境電商卻已離場》
從11月初就開始預熱的黑色星期五(簡稱黑五)大促終于迎來正日子,11月24日,用戶繼雙11“剁手”后,再次夜戰(zhàn)黑五,亞馬遜、京東、洋碼頭、小紅書等電商平臺全都開足馬力,共同參與年底大促。
然而跨境電商行業(yè)遠不如表面那么熱鬧,2016年出臺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稅收新政(又稱四八新政)盡管兩次緩行,相關監(jiān)管方對過渡期的要求放寬至2018年底,但依然迫使行業(yè)進入調整期。
大戰(zhàn)跨境版“雙11”
美國圣誕節(jié)購物季從感恩節(jié)之后開始。由于感恩節(jié)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而它的第二天,星期五也就成了美國人大采購的第一天。在中國,從2013年洋碼頭第一個主打黑五促銷開始,京東全球購、天貓國際、小紅書、網易考拉、蜜芽等平臺紛紛加入黑五大戰(zhàn),這幾年,黑五越做越大,成為“跨境版雙11”。
今年,跨境電商整體將西方的節(jié)日提前過,11月中旬就已陸續(xù)發(fā)布黑五戰(zhàn)略。亞馬遜繼續(xù)“押寶”去年推出的Prime會員服務及今年開通的四大海外站點;京東全球購每天做2個品類的專場促銷,打造“京彩萬國”狂歡購;洋碼頭集結6萬買手的同時,發(fā)力物流,一個紐約包包4天就能海淘到手;天貓國際則號稱要在“原地占有全世界”,相關商品全部官方直采。
每年的促銷同樣是物流大考,特別是在跨境海淘上,物流成了最大的痛點。網經社主任曹磊告訴《IT時報》記者,目前的跨境網購主要有三種物流方式:平臺類跨境進口電商唯品會、蘇寧海外購、蜜芽、洋碼頭等平臺一般采用海外直郵模式,該模式在海外發(fā)貨通過一次性快遞配送到位,商品正品率高但配送速度稍慢;平臺加自營類的跨境電商,如網易考拉海購、京東全球購、亞馬遜海外購、國美海外購,大部分采用保稅進口模式,提前備貨至國內保稅倉,配送速度快;針對海外賣家的C2C電商平臺,一般采用海外拼郵模式,多位不同買家的商品在海外使用同一包裹發(fā)貨,到境內后再分拆包裹發(fā)貨,這樣的模式運費雖然低,但物流時間長,商品經過分拆可能面臨商品被調包、破損等問題,安全性不高。
對此,京東向《IT時報》記者表示,京東全球購采用的是自營加品牌商家入駐的模式,其中自營模式大批量采購,保稅倉發(fā)貨,會更大限度保證商品品質,價格更優(yōu)惠。洋碼頭則稱,平臺上的商品和價格都是提前與商家溝通好的,價格與海外同步,加上平臺發(fā)放的優(yōu)惠券,價格可能比海外還便宜。
“雖然黑五各大平臺都打出洋貨、折扣、潮流、囤貨、血拼等口號,但還是要注意消費陷阱,比如逃不出漲價后降價的怪圈,今年黑五相較往年有些冷淡,可能是雙11剛過去的緣故,接下來還有圣誕季促銷,消費者已經麻木了,購買力透支,”曹磊說。根據外媒報道,黑五大促也有套路,四成商品比平時貴,只有六成促銷商品比平時便宜或者和平時價格持平。
行業(yè)洗牌上百家跨境電商已離場
因政策紅利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跨境電商在2016年遭遇政策收緊,不少跨境電商選擇離開,在洋碼頭CEO曾碧波看來,這個數字有上百家,跨境電商已經進入中場。IT桔子數據顯示,2015年跨境電商領域的融資案例天使輪、A輪和B輪的數量高達111起,2016年該數字下降為89起,而2017年已有統計的融資數只有27起,呈現斷崖式下跌。
真正的拐點出現在2016年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fā)布四八新政后,政策一出便震動了跨境電商界和“海淘客”們,因為新政不僅要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按照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huán)節(jié)增值稅、消費稅(消費稅主要針對不含護膚品的化妝品),還要求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qū)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這張通關單意味著未來所有進入保稅區(qū)的跨境電商都得按一般貿易方式,申請到各類入境許可證,而生鮮、液態(tài)奶、成人奶粉出局,保健品和化妝品受到嚴格限制。這一規(guī)定導致當時95%以上的保稅備貨商品無法進口,而當時多數自營平臺在保稅倉的庫存勉強只夠銷售1至2個月,新政一出,保稅區(qū)幾乎停擺。
“那兩個月,我們公司業(yè)績斷崖式下跌,這不是一家的問題,大家都很尷尬,保稅倉里大量清單外商品不能清關,運送的清單外商品沒有通關單,進不了保稅區(qū),電商們面臨熔斷的局面。”主做日本市場快消品跨境貿易、海外倉代理和跨境直郵的泛亞國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桂根告訴《IT時報》記者,11月22日,雖然剛剛參加完日淘垂直電商豌豆公主6800萬美元的C輪融資發(fā)布會,但在他看來,跨境電商日子并不好過,融資速度、融資規(guī)模明顯不如過去,平臺轉型明顯,而處在同一鏈條上的供應鏈公司、倉儲公司倒閉的數不勝數。
2016年,融資到B輪的蜜淘成為第一家死去的跨境電商平臺,而隨著四八新政的發(fā)布,保稅區(qū)管理愈加嚴格,更多的企業(yè)死去。“最直觀的表現是空殼公司做不了,前兩年,只要三單(消費者訂單、支付信息、海關信息)合一就能發(fā)貨,且能讓第三方一件代發(fā),導致保稅區(qū)刷單現象很嚴重,現在這些情況基本消失了。”吳桂根說。
平臺調整戰(zhàn)略轉型忙
今年3月,監(jiān)管層似乎有所松動,原本被定意為貨物的跨境電商進口商品暫按照個人物品監(jiān)管;9月,跨境電商監(jiān)管過渡期政策再次延長至2018年底。“新的稅制已經執(zhí)行,四八新政前,跨境電商交的是行郵稅,現在交11.9%的綜合稅。”曾碧波告訴《IT時報》記者。在吳佳根看來,新的稅制其實限制了跨境電商的品類,比如紙尿褲,以前是在免稅范疇里,現在若加上11.9%的綜合稅,不如走一般貿易進口劃算。
新的稅制及可能的政策方向讓平臺不得不考慮自身發(fā)展模式,是繼續(xù)布局保稅倉,還是吸引商家入駐,跨境直郵。平臺加自營兩種模式并存的京東全球購告訴《IT時報》記者,新的稅制早在京東的預期之內,與其他電商相比,京東反而通過加大對跨境電商的投入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未來京東會持續(xù)加大海外倉的布點工作,同時也會擴大保稅倉的規(guī)模。蜜芽也開始大舉布局線下領域,漸漸淡化跨境電商的標簽,從入口級的婦幼醫(yī)院到母嬰商品,再到兒童教育都有蜜芽的身影。一直對外宣稱自營的網友考拉開始拓展供應鏈,在澳洲、日本、歐洲、美國等地招商,吸引品牌入駐。
“在上半場里,巨頭們都習慣將貨物存儲在保稅倉,他們有足夠的資金和流量撬動這個量,澳洲的保健品、日韓的化妝品、美國的保健品和母嬰產品以及歐洲的大量母嬰產品都在保稅倉里。”曾碧波說。
2014年是跨境電商元年,海關總署接連出臺《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貨物、物品有關監(jiān)管事宜的公告》和《關于增列海關監(jiān)管方式代碼的公告》,從政策層面上承認了跨境電子商務,也同時認可了業(yè)內通行的保稅模式,京東、蘇寧、聚美優(yōu)品、1號店、順豐優(yōu)選等紛紛推出自己的海外購物項目,這些企業(yè)也成為保稅區(qū)、自貿區(qū)眼中的優(yōu)質招商項目。
但隨著跨境電商整體規(guī)模的擴大,從消費端來看,保稅自營因供應鏈組織相對較重,商品品類有限,很難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現在,電商行業(yè)商品組織上已經不完全是重供應鏈,也不完全是通過保稅進口。
政策紅利有望延續(xù)
根據艾媒咨詢《2016-2017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guī)模2016年為6.3萬億元,2017年、2018年預計分別達到7.5萬億元、8.8萬億。事實上,從四八新政發(fā)布后的監(jiān)管態(tài)度及做出的調整來看,政策依然在對跨境電商釋放紅利,在9月2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政府明確指出,發(fā)展跨境電商,推動國際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和業(yè)態(tài)創(chuàng)新,有利于轉變外貿發(fā)展方式、增強綜合競爭力,也正是在這個會議上,讓跨境電商“聞風喪膽”的四八新政再次延期。
“初步判斷,政策還是會維持穩(wěn)定性,后續(xù)預期還會有政策跟進,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目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qū)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城市,下一步有望擴大中西部地區(qū)的試點。”曹磊告訴記者。
11月22日,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關于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注冊執(zhí)行日期的公告》,明確表示,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其境外生產企業(yè)應當依法獲得質檢總局注冊。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跨境電商進口配方乳粉不用配方注冊,是跨境電商在進口零售上的又一利好消息。(來源:IT時報 文/吳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