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2017年3月22日“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www.qjkhjx.com/zt/315/)接到用戶對“拼多多”的投訴,稱凍結商家貨款、退貨難等。
(注: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配圖)
以下為用戶向我們發(fā)來的投訴信息:
案例一:凍結商家貨款 回復:無法核實
洪先生是拼多多的一名商家。訂單號:12323156124。
拼多多超越法律高度違法凍結商家貨款,多個商家起訴后,拼多多在開庭時期向法院提供偽證,可提供證明其是弄虛作假的證據(jù)的證明材料。法院助紂為虐,幫助拼多多拖延審批期限,臨時調(diào)任法官。我是其中一個受害商家,被凍結了全部資產(chǎn)。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拼多多表示目前該投訴人提供的郵件、電話、錯誤的單號無法核實是哪一家店鋪,且投訴內(nèi)容并無憑證。
案例二:快遞丟失退款難 回復:已安排處理
莊女士于2017年3月9日在拼多多一家店鋪(外淘小倉)買了多款面膜,訂單號:170309-43015649536,170309-43051084928,170309-43085242496.170309-43109799680,170311-41772509248,170313-41031120960。
物流信息一直在3月15日沒有更新,由于一直沒收到貨物,商家稱快遞已經(jīng)丟失。之后我申請退款,拼多多卻把我的退款申請給拒絕了,我多次找拼多多客服,給我的答復一直是等待,至今已經(jīng)3月22號還沒給處理。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拼多多表示經(jīng)核實,由于客戶的訂單系統(tǒng)判定存在交易異常,我們已經(jīng)通知商家為客戶安排處理。
案例三:推送虛假消息 回復:已解決
孫女士于2017年3月22日在拼多多購買了試用會員,訂單號:170322-44039208512。
3月22日下午5點多,拼多多給我推送了成為試用會員的消息,告訴我已成為華為P10手機的試用會員,可一元領取華為P10旗艦手機(最新款),要我在3月22日晚上24點前領取。我點開鏈接,付了一元,它卻并沒有任何發(fā)貨信息,而是顯示我已開團,要我去邀請朋友參加。有可能會獲得手機,然而推送消息里并沒有任何“有機會,有可能”等字樣,明確告知我可以直接一元領取,此消息存在欺騙行為。
接到該用戶投訴后,我們第一時間將投訴案件移交該平臺相關工作人員督辦妥善處理,對此,拼多多表示經(jīng)核實,拼多多客服已經(jīng)在3月23號對客戶的疑問做出解答,拼多多會嚴格遵守平臺的規(guī)則條例,為客戶帶來更好的購物環(huán)境。
案例四:商家退店不退保證金
孫先生是拼多多的一名商家,2017年2月在拼多多平臺開店。
店鋪沒有任何銷量的情況下,申請退店,兩個多月都沒退下來。
據(jù)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臺監(jiān)測了解,拼多多是用戶投訴的熱點購物網(wǎng)站,為了鞭策電商企業(yè)提高服務質(zhì)量,網(wǎng)經(jīng)社制作專題《拼多多獲1.1億美元融資揭秘低價拼團背后的“紅與黑”》。(詳見:http://www.qjkhjx.com/zt/pdd/)(文/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