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從《城市獵人》到《繼承者們》,韓國演員李敏鎬以其陽光帥氣的長相,1.87米的身高成功俘獲大批少女的心,長腿“偶吧”一詞由此時興開來。不少廠家從中看到了商機,使得“增高精油”、“增高素”等一系列增高產品熱銷,更有商家打出“30歲之前保證有效”的旗號,引誘消費者購買。那么服用“增高藥”真能長高嗎?
現(xiàn)在在淘寶網上輸入“增高藥”一詞,彈出的相關產品信息高達2800條,產品售價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據(jù)了解,網絡售賣增高產品的對象多為青少年群體。
一家名為“益品商城”專賣店的賣家稱,該產品“純中藥配方100%不含激素,無副作用,更沒有對身體傷害的成分。”并表示該茶品通過直接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素,補充骨骼再生元素,使骨骼突破局限快速增長。
山東濟南市中醫(yī)醫(yī)院骨科主任陳法鼎表示,一般人的身高在20歲左右便不會再生長,但不排除個別差異。對“益品商城”賣家所稱的“直接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素”一說,陳法鼎表示,腦垂體若受藥物刺激,除分泌生長激素外,同樣會分泌其他激素,造成內分泌紊亂,賣家所言不科學。
據(jù)了解,國家食藥監(jiān)部門經過審批認證的具有準確治療效果的稱為國藥準字,國食健字號屬保健食品。知情人士稱,目前絕大部分增高產品未通過任何批準,出廠后就自行列入保健品行列。
多家售賣增高藥的淘寶客服人員稱,他們所售產品為保健品,非藥品。陳法鼎表示,從醫(yī)學角度,并沒有增高藥物,一般的增高產品達不到國藥準字標準,只能向保健類食品靠攏。
山東圣義律師事務所律師李南表示,市售增高產品多數(shù)在打保健品的“擦邊球”。相比藥品,保健品的批準手續(xù)減少很多,法律風險也相應減少。
山東大學第二醫(y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yī)師薛江表示,市場上的增高產品都不適合兒童服用,不可盲目增高。薛江稱,致使兒童身材矮小的因素有很多,遺傳因素起決定作用,甲狀腺、鈣磷代謝、染色體等因素也可導致身材矮小。
山東省中山心理治療與咨詢研究中心教授宋微濤分析稱,個子矮的人有一種想長高的愿望,對增高產品的效果抱有一定的幻想。“有些商家正是利用這種心理擴大宣傳,誘使消費者上鉤。”宋微濤說。(來源:《中國質量報》 文/韓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