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做SaaS這行的,經常能聽到一些膾炙人口的雞湯話:比如『軟件正在吞噬世界,而SaaS正在吞噬軟件』,這句話沒毛病,但卻不是最上層的道理。
統計顯示,2016年全球SaaS行業(yè)的總利潤增加了19億美金,相比2015年提升22%,而傳統軟件的利潤縮減了足足有10億美金。也就是說,每有一美金(傳統)軟件利潤被SaaS吃掉,就能吐出兩美金來,這是十分健康的轉化效率。
既然我們提到了全球,光看聚光燈下的美國SaaS市場還不行,實際上,美國SaaS市場由于太成熟,反而不適合我們這些剛剛起步的地方參考借鑒,而有一些其他地方,他們的成長路徑和發(fā)展現狀倒是值得觀察和思考,今天我們先來看一下稍稍領先中國的歐洲SaaS市場。
歐洲SaaS的勢不可擋
5年前,也就是2011年,歐洲的SaaS企業(yè)屈指可數,來這里找機會的投資機構饑腸轆轆,食不果腹。但5年之后,這里全變了。13年到15年之間創(chuàng)立的SaaS公司是07到09年的4倍不止,到16年,整好快10年,這基本符合SaaS市場的成長特點,10年初長成,和美國的節(jié)奏也基本一致。但遺憾的是,截至目前,歐洲僅有4支SaaS脫穎而出,成功IPO,他們分別是2010年的BI數據可視化服務QlikTech,2013年的H5制作工具Wix,2014年的客服服務Zendesk以及2015年的云郵件服務Mimecast。他們的總市值加起來將近90億美金。而作為對標的美國已有超過60支SaaS成功IPO,總市值超過1400億美金(其中Salesforce獨占500億),差距巨大,但可以作為中國SaaS市場未來發(fā)展的參照。
歐洲SaaS的帝國版圖
為了更好的理解歐洲的SaaS版圖,本土投資機構Accel 制作了一張圖表,將歐洲12個國家100家有潛力的SaaS服務悉數列上,請各位過目:
據Accel透露,他們的上榜篩選標準是足夠出色的市場口碑、足夠強大的技術優(yōu)勢和團隊組成以及足夠健康的核心發(fā)展指標(比如MRR和員工人數)。
從融資金額角度來看,這100支SaaS的融資總額超過25億美金,其中9億來自于2015年單年。這100支SaaS中有28支已經融資超過3000萬美金,其中客戶點評SaaS服務Trustpilot、客戶交流平臺Intercom、呼叫中心服務 NewVoiceMedia、數據虛擬化服務Zerto均融資超過1億美金。這幾家SaaS吸收了大量的資本,扛起了下一波IPO的大旗。
從地理位置角度來看,排名前三的SaaS地區(qū)是英國、法國和以色列,這些地方分別孕育出了超過20支SaaS。但讓人意外的是,德國只有區(qū)區(qū)8支SaaS誕生。放眼整個歐洲,SaaS的分布非常碎片化,每一個地區(qū)無論大小都有一些零零散散的SaaS服務,誰是獨角獸誰是土鱉還真不好說。拿丹麥舉例來說,那里創(chuàng)建的Trustpilot已經成為用戶體驗SaaS的標桿。
如果我們將這100家歐洲SaaS公司和美國的300支SaaS相比,可以觀察出一些有趣的趨勢:
— 歐洲最旺盛的SaaS領域是Marketing。100支SaaS中有22%都在提供營銷服務。而A/B測試一個十分旺盛的需求。
— 歐洲的垂直SaaS占比為17%,與美國的25%相對應。垂直SaaS是SaaS市場的成熟標志。這個數字越高說明市場越飽和、越豐滿。當然了,歐洲的垂直SaaS正在奮力直追,在中國我們也觀察到了這個現象,很多的垂直SaaS服務正在涌現出來。
— 從融資角度來看的話,歐洲的SaaS服務在融資方面普遍要比美國的公司要低30%-40%。盡管歐洲的研發(fā)的成本要比美國低很多(工程師相比硅谷要便宜很多),但即便算上這筆賬,融資額的差距仍然非??鋸?,好在這些錢仍然足夠歐洲的SaaS公司們吃飽喝暖,不用擔心生計問題。
歐洲SaaS的君臨天下
如果我們將歐洲SaaS版圖進一步抽象歸納,我們可以發(fā)現歐洲有兩個SaaS領域在全球范圍內都極具競爭力。
第一個是全球B2B平臺的基礎設施服務。比如Algolia,他們提供一站式的Search as a Service API服務。搜索在全球范圍內都是一個剛性需求,這家公司的服務非常具有競爭力。他們的解決方案在美國也非常受歡迎,超過一半的客戶都來自于美國。
另一類則是提供B端和C端連接服務的SaaS。得C端者得天下,歐洲正在盛行能夠幫助B端機構在C端領域大殺四方的本土SaaS,比如歐洲的兩家醫(yī)療掛號SaaS公司Doctolib和DocPlanner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歐洲SaaS的阿喀琉斯之踵
SaaS無條件顛覆傳統軟件行業(yè),是不是以為著它自身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當然不。未來顛覆SaaS的東西未必是新事物,但卻可能是升級迭代后的自身。隨著人工智能技術(AI)的日漸成熟,現有的古老SaaS體系很可能會被融合AI的SaaS系統淘汰出局。比如今年5月份融資1000萬美金的保險SaaS服務Shift Technology就已經在SaaS解決方案中加入了AI來防止欺詐。想想看,下面這個情形,如果讓人工來判斷:一位司機今天剛剛參保,第二天就發(fā)生了車禍并要求理賠,假設滿足理賠條件的話,你是否覺得他是在敲竹杠?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都會這么判定,但有一種情況可能不是,那就是這位司機在昨天剛剛拿到駕照。Shift Technology的AI特性可以識別出這種情形給出準確的判定結果。類似的AI將會在更多的SaaS服務中大放異彩。
歐洲SaaS的前5年讓我們看到令人欣喜的成長勢頭,但后5年或許才是脫胎換骨的關鍵時期。中國的SaaS會不會遵循歐洲的發(fā)展規(guī)律?還是坐享其成,彎道超車一鳴驚人?(來源:QuClouds 編選:網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