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經社訊)摘要:日前,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信息時報》記者就“互聯(lián)網買菜”采訪時認為,從目前的生鮮市場來看,本地菜市場有時效性,超市覆蓋不夠密集,加上一二線城市生活節(jié)奏加快,一些居民特別是上班族,買菜難問題突出。
以下為該報道原文全文:《相比價格,消費者更看重便利性》
相關調查報告顯示:
根據(jù)麥肯錫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便利性”、“品種”的需求都在“價格”之上。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買菜“在線化”已是大勢所趨。
網上買菜,今年4月動作多
1.首家盒馬菜市在上海開業(yè)
2.羅森進軍社區(qū)生鮮便利
3.誼品生鮮獲騰訊領投的20億元B輪融資
4.4月初,叮咚買菜全面接入餓了么平臺,餓了么將為其提供物流、售后、營銷的服務
互聯(lián)網買菜的玩家
1.阿里系:盒馬、餓了么
3.蘇寧系:蘇鮮生,蘇寧小店
4.新興:小區(qū)快點、叮咚買菜、U掌柜、樸樸超市
互聯(lián)網買菜平臺
4月批量上線
進入4月,各大電商巨頭都在“買菜”這個領域動作不斷。蘇寧小店近日宣布,將于4月下旬在小店APP平臺上線商品預售和蘇寧菜場兩大重點功能模塊。目前,蘇寧小店線上商品預售功能已在南京開啟測試,并將于近日在全國范圍內正式上線。
據(jù)蘇寧廣州一位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位于廣州昌崗地鐵站上蓋的“蘇鮮生”是3公里范圍內配送,而蘇寧小店的菜場產品要到蘇寧小店自提,而非菜場菜品則三公里范圍內免費送。除了蘇寧小店,盒馬菜市首家店近日在上海五月花廣場開業(yè)。盒馬鮮生相關人士稱,菜場會比標準店更小、更靈活,且專注于消費者一日三餐的食材,更親民。在廣州,盡管盒馬菜市尚未進入,但盒馬鮮生正計劃大規(guī)模擴張門店數(shù)量?!澳壳拔覀冊趶V州中心城區(qū)的盒區(qū)房覆蓋率只有11%,遠低于上海西安等城市。今年我們計劃在廣州再開十家店,大幅提升廣州的盒區(qū)房覆蓋率?!? 廣州盒馬鮮生總經理尚大春表示。
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宣布,4月初,叮咚買菜全面接入餓了么平臺,餓了么將為其提供物流、售后、營銷的服務。
商超:在線買菜優(yōu)惠更大
一方面是電商巨頭們不斷向互聯(lián)網買菜滲透,另一方面則是線下商超也積極結盟、加入互聯(lián)網買菜的序列,并不斷推出優(yōu)惠超過線下超市的促銷措施。
“早在去年的五六月份公司就開展了線上業(yè)務,我們不僅是在京東到家開設了門店,美團上也有同樣的門店,日后也會繼續(xù)擴大線上的業(yè)務?!比A潤萬家內部人員告訴記者,如今不管是在京東還是美團的門店,都有很多大額的滿減活動,有的蔬菜價格甚至比到超市購買還要便宜。
華潤萬家內部人士表示,雖然說線上增加了不少訂單,但不會影響線下的購買銷量。以華潤萬家客村店的線上銷售為例,每天線上訂單就有三四百單,多的時候能達到五六百單。
“關于線上銷售菜品的質量和平臺配送產品的速度,我們做過相應的問卷調查,顧客的反應還是不錯的,因為菜品與超市都是同步的,所以在質量的把控上,與親自去超市挑選差別不大,我們規(guī)定的是一小時內送達,這個時間基本在所規(guī)定的范圍都可以按時送到”,該工作人員表示。
據(jù)了解,目前商超中除了華潤萬家大力開展線上配送業(yè)務外,家樂福、百佳、沃爾瑪也同樣在多個平臺開通了自己的門店,其中,家樂福在2018不僅推出了自己的APP“家樂福網上商城”,現(xiàn)已覆蓋全國51個城市,還聯(lián)手美團、餓了么及京東到家等外賣平臺,推出1小時速達服務。
“線上化”已是大勢所趨
互聯(lián)網買菜興起,緣于消費者全新的消費觀——便利性比價格更重要。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線上購買生鮮商品。他們大部分是20多歲或30歲出頭的年輕人,收入高,身居一線城市。與商品質量相比,他們更看重線上豐富的商品種類,以及便利的購物體驗。”麥肯錫在今年3月發(fā)表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18-24歲的消費者最看重“便利性”和“品種”,而“價格”只排到第六位;35歲到44歲的群體最看重“質量”和“品種”,而價格同樣只排到第六位;55歲到65歲的群體最看重“品種”和“質量”,即使在這個經常買菜的群體中,價格也只排到第三位。
此外,麥肯錫在調查中顯示,有一些關鍵質量商品(Key Quality Items, 簡稱KQI)最能左右中國消費者的看法,如果零售商能提高這些產品的質量,客戶滿意度就會顯著提高。
麥肯錫報告顯示,在全國范圍內,蔬菜類KQI是綠葉蔬菜和西紅柿;水果類是橙、蘋果和香蕉;肉類是禽肉和豬肉。而在廣東所在的中南部地區(qū),綠葉菜對零售商質量最高,其次是黃瓜和番茄。換句話說,只要在線賣菜的商家能確保這三樣產品的品質,就能給消費者最好的觀感。
據(jù)達達-京東到家創(chuàng)始人蒯佳祺向記者介紹,實體店與線上渠道合作,目前看就是雙贏局面,“以京東到家和沃爾瑪?shù)暮献鳛槔?。最初一個訂單到了沃爾瑪?shù)拈T店,可能需要30分鐘才能夠完成揀貨。而今天我們和沃爾瑪?shù)暮献?,已經可以做到從顧客下單到門店完成揀貨,過程只需要3分鐘,時效有了10倍的優(yōu)化,而且還在不斷的優(yōu)化中”。
目前已經有很多線上渠道看上了包括“買菜”在內的生活線下項目,蒯佳祺認為,零售行業(yè)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tǒng)零售,本質上都是在為多快好省而做事。目前線上線下合作負責這一趨勢需求。
“不愿買菜”的痛點得以解決
在“網上買菜”、“互聯(lián)網買菜”新鮮概念的背后,也浸透著當代年輕人“沒空買菜”、“不想買菜”、“不想煮飯”等無奈。
廣州盒馬鮮生總經理尚大春分析,“比如家住大石這一帶的居民,不少是在廣州市區(qū)上班的年輕租戶,每天通勤時間長、購物時間集中一次購買量較多,同時熟悉網購情景;通過手機APP在下班前下單,回家即送到已加工完的海鮮蔬果,極大節(jié)省了他們以往在購物及準備飯菜時所需的時間”。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向記者表示,從目前的生鮮市場來看,本地菜市場有時效性,超市覆蓋不夠密集,加上一二線城市生活節(jié)奏加快,一些居民特別是上班族,買菜難問題突出。
從外地來廣州工作的陳小姐向記者表示,他們樓盤只有一個小超市,再加上自己下班晚,此前通常是在地鐵站上蓋的超市買菜,或者干脆不煮,在外面吃了就回家。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說服務電商分析師陳禮騰則表示,“菜市場”戰(zhàn)略意義在解決大部分80、90后年輕人不愿或很少去菜市場買菜的痛點?!疤崞鸺覙窍履莻€臟兮兮的,到處是污水的菜市場,我就沒了買菜煮飯的欲望?!笔忻褛w小姐向記者表示,她本來對做飯就缺乏興趣,骯臟的小菜市場更讓她對買菜退避三尺。而有了網上買菜這個功能后,她才在上面買蔬菜。(來源:信息時報 文/潘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