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什么是現在流行說的B2B?就是Business to Business基本屬于商業(yè)范疇的商務解決方案。雖然百科上說的跟這個有不少差別,但都移動互聯時代了,原來PC時代的說法,怎么能夠完全適應現在的現實情況呢?
如果前一個B端,不是企業(yè),而是中間商去做的,而后端沒到消費者(用戶),則是原來企業(yè)-消費者(用戶)這條價值鏈鏈條的中間部分。
這個中間部分,一直都在。原來企業(yè)由于直面所有消費者(用戶)鞭長莫及,或者能力所限,所以,給予中間商一定的差價或者經銷利益,從而使體量巨大的中間商群體在中間存在,如食品飲料酒行業(yè)的每年兩次的糖酒會招商,就是大量的中間商集結,來實現這條鏈條的不斷與持續(xù)?! ∷裕绻窃谏虡I(yè)范疇里創(chuàng)業(yè),這可能就是個基本常識。但即使是在大B2B范疇(即不涉及到消費者端的企業(yè)-消費者之價值鏈前端的各種合作交易等關系),則更是一直都是存在的。
為什么可以進行B2B創(chuàng)業(yè)?
這是因為從企業(yè)端到消費(用戶)端,中間有些流程、工作、服務,可以通過移動互聯方式,實現效率效果效益的提升。
如原來信息不對稱、交易合作找不到客戶或貨源,這樣更易找到了;
如原來物流不方便或者費用高,現在中間集結再分配,使物流更方便或費用更低了;
如原來的資金不易拆借,現在資金在一個平臺上進出,如開放金融功能,則資金借貸更方便了,能解燃眉之急;
如原來單個資源與能力,不足以解決一些問題,通過資源與通知的匯聚或互換,解決問題與實現結果更容易了。
……
這些,使一些工作更有保障,一些服務更能周到,一些細節(jié)更加滿足,從而創(chuàng)業(yè)可期。
當然,你也可以突破思維與現實局限,B2B創(chuàng)業(yè)的兩個B端原來完全沒有關系,重建一個新的B2B鏈接,這也是可以的,這也應該受到最大的鼓勵與支持?;蛟S,這就是真正的破天荒的創(chuàng)新,定能產生不可估量的發(fā)展空間。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重建這兩個原來打不著或沒犯上關系的2個B,其創(chuàng)新得有多難,這就是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p>
B2B盈利來自于品牌溢價或服務
B2B的溢價來自于品牌和服務。這是一條鐵律!
僅靠價差,這也存在些許可能性,但這需要是原來價差本身豐厚,原來品牌商多靠中間商進行渠道銷售與服務的行業(yè)。因為搶奪或剝離了原來的中間商的銷售與服務,從而搶占了利潤。
所以,B2B模式化的盈利,除了一些過程運營,能產生一些極有限的毛利之外,可能基本都來自于品牌以及服務所產生的利潤。
可是,B2B基本都是服務。要想得到品牌的溢價所帶來的價值,則前端的B必須擁有品牌,或者得到品牌商的不錯利潤空間的授權,所以,有些B2B就向上延伸,與品牌商合作,或是品牌商下沉,來自己做或共同做B2B;而服務,如果是創(chuàng)業(yè)前的老舊服務內容,則可繼續(xù)得到服務的溢價空間,但如果隨著創(chuàng)業(yè),服務內容、形式、價值等等都已經不同,需要重建,則這方面的投入,也可能使服務溢價一時得不到表現,甚至長久性虧損不盈利,也可能成了現實中不可避免的現象。
現在的B2B電商,別表面上看是在賣產品,其實也基本是在賣商業(yè)服務。因為電商有物理性的地理區(qū)隔,你只有通過遠程的服務,讓消費者更多快好省與便利地了解你的產品、企業(yè),才有可能產生購買行為。
所以,絕大部分只能靠服務帶來自己的價值,也就是說,只能靠服務盈利。
這給B2B創(chuàng)業(yè)帶來一個盈利模式的壁壘,或者說屏障。
你不能通過產品品牌溢價,來實現自己的最大程度的盈利(上面說的品牌商下沉來做B2B除外)。
同樣,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的盈利模式,如果你本身在服務雞,卻又要服務買單的狗,但服務狗的能力不足,那么,這就是一個極大的偽命題。
而更可怕的是,新的模式,新的服務,其運營成本不但沒比原來的降低,并且得到極大的提高,那么,B2B創(chuàng)業(yè)出來的企業(yè),就基本不太可能盈利。
B2B創(chuàng)業(yè)出路或許只有兩條
別看B2B創(chuàng)業(yè)如此火熱,并且資本助力,可能還會繼續(xù)火下去,但并不是每個B2B創(chuàng)業(yè),都是康莊大道。
因為,B2B創(chuàng)業(yè)的出路,可能真只有兩條:
一條是向前端滲透,即能夠取得產品品牌的溢價。
一條是提升服務價值與降低運營成本,即開源節(jié)流。
如果不能達到這兩條,B2B行業(yè)隨著流量紅利即輕松獲得粉絲或用戶的門關閉,成本越來越高,甚至遠高于線下,而服務能力提升非一蹴而就,那么,B2B創(chuàng)業(yè),要么變成原來全價值鏈即從企業(yè)到消費者的中間一部分的合作部分,要么就微利生存,要么就盈利遙遙無期最后倒閉。
B2B火熱?可能都是騙你的
從上面來看,只有行業(yè)浸淫多年的,才能將成本逐步降下去。
同樣,只有熟悉行業(yè)的,都能將服務能力提升上來。
同樣,只有是行業(yè)老司機,才能有向上與品牌商合作或開發(fā)的可能。
所以,B2B,只能是老司機的戰(zhàn)場。
外行進來,多數一定是久遠,難熬!(來源:老板管企業(yè) 文/譚長春 編選: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