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研究中心訊) 進口食品、進口化妝品是年輕人青睞的網購商品。然而,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召開新聞布會時稱,進口食品、化妝品并非都是質量過硬的“免檢”產品。
國家質檢總局發(fā)布數據顯示,2014年3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83批、化妝品6批。不合格食品涉及18類產品,主要不合格產品是糕點餅干類、糧谷及制品類和水產及制品類,來自27個國家或地區(qū),證書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和品質不合格等項目為主要不合格原因。不合格化妝品涉及膚用化妝品類和其他化妝品類,來自4個國家或地區(qū),不合格原因為禁限用物質不合格、貨證不符和微生物污染。
“使用之后臉上有刺痛感,兩頰的皮膚出現了紅色斑點。”孫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網絡代購處購買的韓國進口黑泥面膜,使用效果并沒有產品廣告描述的那樣好。盡管商家解釋說,皮膚有刺痛感是因為孫女士的皮膚嚴重缺水,存在裂口,與產品質量無關,但是孫女士依然對面膜質量產生了懷疑。
目前進口食品和進口化妝品的購買渠道已經較為多元,除了在大型商場、超市的專柜購買,各種代購業(yè)務也在電商網站和微信圈十分流行。由于網絡代購價格較低,且商品品種齊全,孫女士經常在代購處購買商品。“每次購買心情都比較忐忑,擔心購買到假貨。”因為代購商品進貨渠道不明且沒有相關中文標識,孫女士自己并無法分辨商品的真?zhèn)巍?/p>
消費者應選擇正規(guī)場所及正常渠道購買進口食品、化妝品。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fā)言人陳熙同介紹,辦理進口食品、化妝品業(yè)務,需按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規(guī)定辦理收貨人備案手續(xù),經口岸檢驗檢疫進行檢驗檢疫合格并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后方能進口,而通過網絡代購的進口食品、化妝品等未經檢驗,存在安全風險隱患。
對于很多年輕人,食用進口食品,使用進口化妝品不僅是對時尚的追逐,也是生活品質的保證。不過由于外國人體質和國人體質存在差異,對食品內各種成分的吸收能力,對化妝品內成分的承受能力均存在差異,專家提醒消費者不可盲目迷信進口產品。另外,國家規(guī)定,進口食品、化妝品的中文說明必須包括產品名稱、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消費者在購買進口食品、化妝品時務必對關鍵性信息應進行仔細核對。(來源:《工人日報》)